

2024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影响力国际气候创新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加速伙伴关系,共创零碳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超过400位来自政府、学术界、企业、投资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的代表及专业观众齐聚现场,共同探讨前沿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以期通过创新与跨界合作,加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减排进程,共建可持续未来。Leverage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瞿伟锋先生受邀参加了本届大会。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紧迫话题和共同挑战,全球变暖的总体形势已不容乐观,世界需要更有雄心的解决方案和实际行动。作为在COP29之前举办的气候盛会,大会响应有关呼吁,设置了1场开幕式、2场主旨论坛、3场全体大会,以及车网互动、循环经济、碳市场、绿色供应链、南南合作、生物多样性、ESG、韧性城市、海洋牧场、近零碳园区、气候投融资、再生农业等12场分论坛,旨在通过创新与跨界合作,加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减排进程,共建可持续未来。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菲律宾能源部助理部长Mylene C. Capongcol、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公共政策与可持续性金融部门董事总经理Diana Parusheva-Lowery、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拜耳(中国)副总裁高勇等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他们在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见解和经验。


10月23日下午,瞿总受邀参加了大会分论坛4:绿色供应链:全球贸易“通行证,并发表主题演讲。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方式。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通过优化这些环节,企业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贸易中,绿色供应链被视为一种“绿色通行证”,不仅能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满足国际市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碳标签是绿色供应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量化并标示了产品从原料采集到最终销售各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信息的透明化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更加环保的购买选择,进而促进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

在演讲中,瞿总深入探讨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多个层面。他首先阐述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劳工问题、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并强调企业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对供应链各环节设定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以实现系统性的监督与管理。

面对全球环境和社会挑战,瞿总指出,企业必须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他提到,全球各地的法律和政策正不断推动供应链管理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欧盟的碳关税法案、新电池法规,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这些法规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讨论到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时,瞿总强调,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他建议企业进行彻底的环境影响评估,优化运营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此外,他还提倡企业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以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

瞿总还提到了ESG报告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第三方鉴证的ESG报告,企业可以向利益相关方证明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表现。他还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鼓励企业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等管理工具,不断寻找提升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最后,瞿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应对挑战的信心。他鼓励企业避免陷入误区,认识到风险与机遇并存,并积极拥抱变化,抓住机遇,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10月24日下午,瞿总受邀参加了大会分论坛10:近零碳园区:解锁新质生产力的“智慧密码”,并参与了随后的圆桌对话分享。
近零碳园区是指通过集成应用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碳汇等多领域低碳技术成果,并开展管理机制创新实践,实现区域内碳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并逐步趋近于零的综合性试点项目。

本次圆桌对话的主题为:零碳园区新动力,数智化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主持人共提到了三个问题,参与分享的四位嘉宾分别都以自身行业或企业的实践为背景,进行了回答。以下是瞿总的分享:

您一直致力于推动供应链中的品牌、零售商和供应商进行积极的负责任管理,以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适应力。针对海南低碳园区和绿色工厂的发展,您有哪些见解和建议?(特别是针对政策及政府的支持方面、以及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美好生活方面)
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很难回答,我就说些见解吧:
首先是政策角度。海南已经在推动绿色工厂等相关的政策、支持企业的低碳转型;至于更进一步的政策可以参与苏州工业园区的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浙江省的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等,这些都有具体化支持企业或者园区的行动政策。
第二、人才的培训。依托海南大学等本土大学的优势,开设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专业,培养本土的从业人员,促进海南人才的发展。
第三、建立智库。政府与相关协会,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成立智库,为政府的决策、协会的发展及企业园区的具体化实施提供支持。
第四、白名单机构。海南省可以向市场选取一批可持续与碳中和服务机构,方便于企业可以对接到一批专业可靠的服务机构,助力绿色发展。
第五、标准化建设。海南可以依托本土的优势,在海洋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塑料循环回收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新能源汽车等议题上,建立相关的标准与倡议,推动岛内的可持续标准化,并向全国推广。
海南,不仅是中国的海南,更承载着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角色。每年举行的博鳌论坛等国际性盛会,不仅加深了国际合作与交流,也进一步确立了海南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行示范地位。这些会议为海南提供了一个展示其绿色发展成果的舞台,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阶段中,应当关注哪些关键挑战?应制定怎样的发展原则、应用远景、碳管理和能源管理机制?如何深度链接国际通行标准?如何提升园区内企业竞争力和园区影响力?
我不讲具体的方法,我从两个角度进行分享:
第一,不要陷入误区。在推进碳中和技术服务的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颇具启示性的案例。第一家企业在链主要求下开始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为此,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张贴节能减排的宣传标语和制定相关政策。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极端情况,比如在炎热的夏日中午,食堂餐厅关闭了空调,仅使用风扇,导致员工在用餐时不得不边吃边扇风。
另一家企业则计划进行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改造。但在初步核算后发现,这样的改造可能会导致能耗增加,进而担心会增加碳排放量。因此,企业在是否进行改造的问题上产生了犹豫。
这两个案例反映出企业在减碳行动上存在的一些误解:一方面,为了减排而牺牲员工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对范围二和范围三的碳排放了解不足,仅关注能耗的增加,而没有全面考虑减排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第二,需求存在。当前,很多企业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面对外部压力,都在积极参与减排行动。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入驻园区的企业来说,他们对园区有着明确的环保要求,比如期望园区能够实现零碳排放、具备绿色环境,并且能够提供清洁能源。这种需求是切实的,并且正在推动着绿色园区和零碳园区的发展。
企业设定减碳目标并采取相应行动,一方面是为了响应链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这也是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体现。然而,这些努力不应与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愿望相冲突。

对海南未来零碳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愿景
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体现了中国对全世界人类的负责任承诺,也是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3)中气候行动的具体体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它基于公平、自愿的原则,并要求持续的、不懈的努力。
海南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Leverage期待着能够加入到这个服务链中,为海南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可为。

随着本次大会的圆满落幕,我们见证了一个全球性的共识:面对气候变化这一紧迫挑战,需要我们共同采取行动。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的创新、合作和努力,我们能够解锁新质生产力的“智慧密码”,加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前进,为实现零碳园区的愿景而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繁荣的世界。
Leverage作为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机构(CNCA-R-2020-707)、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验鉴定机构(CNAS IB0605)、国际劳工组织(ILO)SCORE 可持续发展项目许可机构,有着众多经验丰富的审核认证人员,目前可为客户提供包括工厂审核、认证、验证、验货、产品测试、电商供应链管理、培训、Ecovadis /CDP/SBTi/CSA技术咨询、SCORE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服务认证、ISO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13485/ ISO37001/ISO37301等)、SA8000社会责任审核、神秘访客服务、Ocean Cycle 海洋塑料循环回收认证、企业诚信评价、定制企业社会责任解决方案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ESG战略咨询及报告编制、ESG报告鉴证、碳足迹核算、组织碳核查、碳中和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致力于通过我们的服务与影响力推动供应链相关方的负责任实践,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ISO管理体系认证 | 服务认证 | 产品认证 | 产品检验检测服务| 企业ESG战略咨询 | ESG报告编制 | ESG报告鉴证 | ESG评级提升 |OCI海洋塑料循环回收认证 | 组织碳核查 | 产品碳足迹核算 | 企业碳中和方案定制| CDP/CSA/Ecovadis等国际评价提升项目 | 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咨询项目|SCORE可持续发展项目
我们的资质或实践:
·SAI 批准的 SA8000 认证机构(NO.046)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验鉴定机构CNAS (NO.IB0605)
·国际劳工组织(ILO)SCORE 可持续发展项目许可机构
·中国海关总署批准的检验鉴定机构(No.683)
·HIGG FEM环境项目验证机构(NO.131899)
·公益金融联盟(GSFN)创始发起单位
·UNGC联合国契约组织成员
·CNCA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机构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合规工作委员会成员
·浙江省国际贸易协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单位及专家委员
· UNEP LCI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命周期倡议成员
·长三角一带一路国际认证联盟服务机构
·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成员
·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中国企业气候行动CCCA成员
·AA1000可持续发展(ESG)报告验证机构
·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成员
· 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支持者
·EPD环境产品声明中国认可机构
·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签署机构
·IIAF 国际反舞弊协会成员
·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 理事单位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国际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
·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
·上海市绿色低碳服务机构
我们的服务:
Leverage提供包括工厂审核/验证(如C-TPAT反恐、QMS质量技术能力、Brand Protection 品牌保护、RBA Gap Assessment 差距评估、COC 行为守则审核等)、SA8000认证、Ecovadis技术咨询、服务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 (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13485、ISO14064、ISO14067 、 ISO37301 等) 、 ILO SCORE可持续发展项目 、产品检验和测试、电商服务、诚信评价、环境评估、进口企业风险评估、海外项目合规管理及评估、CSR战略咨询、CSR 解决方案定制等在内的全生态价值服务, Leverage 管理学院提供国际领先的课程,内容覆盖众多行业和领域,为您和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培训解决方案。
我们的客户:
我们已经为350多家国内外著名品牌提供了专业服务,其中包括正泰集团、金风科技、华为、晶科能源、瑞可达、中材科技、上下、台达、丰田汽车、奇瑞、晨光、中车、阳光能源、冠捷、臻臣、翔泰、Gildan、The Very Group, The Manufactured Network, ARCO, MuscleSquad, WALMART, GAP, H&M, ZARA, NIKE, ADIDAS, ONLY, PVH, VF, TARGET, Costco, ALDI, DUNELM, ASDA, Coles, JCPenney, COLES, NewLook, B&Q, BAREFOOT, MONSOON, George, Waitrose, RiverIsland, HALFORDS, JohnLewis, Hallmark等。
我们的服务网络:
我们也在包括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孟加拉、缅甸、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设立分公司或代表处,相信能为供应链上游的利益相关方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我们
Leverage上海总部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恒南路1328号2号楼M02室
电话: +86 21 64067720
邮箱:info@leveragelimited.com
业务联系:
Murphy Fei 13917452486
Aron Qu 13917794381
Weber Hu 18817921025
其他事宜联系人:
技术支持: Joyce Gu 13601755765
投诉及建议: Murphy Fei 13917452486
廉政事宜: Aron Qu 13917794381
匿名举报邮箱: compliance@leveragelimited.com
欲知更多信息?请留言: